注册

x

服务热线 :0755-83668828

工商百科

学习:“收入额”等同于“收入”?关于个税这3个误区

发布时间 : 2021-12-31 06:39:19

学习:“收入额”等同于“收入”?关于个税这3个误区

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纳税人对个税一直高度重视。在辅导纳税人的过程中,边肖发现纳税人对个税中的一些问题还存在一些误解。今天,边肖将和你谈谈其中的三个。

[/s2/

【/s2/】例1:居民个人李于2019年7月在A公司收入2.1万元。那么,作为扣缴义务人,A公司在扣缴李个人所得税时,选择的是20%还是30%的扣缴率呢?

个人所得税预扣税率表2

(适用居民个人薪酬收入预扣预缴)

实践中,很多财务人员的第一反应是选择30%的扣缴率,理由是李的劳动报酬收入2.1万元已经超过2万元。这种观点的错误原因在于将收入等同于收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6号)第一条第二款: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报酬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并按月或按月预缴个人所得税。具体预扣预缴方法如下:

稿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基础。其中,薪酬收入减少70%。

费用扣除:劳务报酬、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不超过4000元的,费用扣除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按20%扣除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报酬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当与每笔收入一并预扣预缴。20%至40%的超额累进预扣率适用于报酬所得,20%的比例预扣率适用于报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报酬所得预扣税额=预扣应纳税所得额÷;扣除前费率-快速扣除

报酬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应预缴税金=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倍;20%

本案中,李的劳动报酬收入为21000元,经计算确认的收入应为21000 *(1-20%)= 16800元< 20000元,故适用20%的扣缴率。

02将半年度奖金视为全年一次性奖金

【/s2/】例2:2019年7月,A公司向单位员工发放半年奖金。在税务处理方面,A公司财务人员认为,根据规定,2021年12月31日前,年度一次性奖金可以选择不纳入当年综合收益,年度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内取得的金额,按照月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单独计税。因此,公司发布的半年度奖励也可以参照全年一次性税务处理。那么,财务人员说的对吗?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后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第一条第一款:

【/s2/】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所得税计算征收方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要求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计入当年综合收入。将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所得金额,根据月度税率表分别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年度一次性奖金收入&倍;适用税率-快速扣除

在揭阳、番禺获得年度一次性奖金的个人,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收入计算纳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获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居民个人,应计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s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年度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第一条、第五条的规定:【/s2/】

年度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职工的年度经济效益和对职工年度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向职工支付的一次性奖金。

上述一次性奖金还包括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法的单位根据考核实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员工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金、季度奖金、加班奖金、先进奖金、考勤奖金等。,应当结合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甲公司员工获得的半年奖金应与当月的工资、薪金收入相结合,并按规定预缴个人所得税。

[/s2/

【/s2/】例3:2019年7月起,A公司决定每月向在职员工发放300元午餐补贴。甲公司财务人员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因此,公司给员工的午餐补贴,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财务人员理解正确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7号)第十条: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支付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支付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第二条规定:

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

1.独生子女补贴;

2.实行工资制的公务员不计入基本工资总额补贴、深圳设计咨询公司注册津贴差额和家庭成员副食品补贴;

3.儿童保育补贴;

4.旅行津贴和膳食津贴。

特别提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关于确定误餐补贴范围的通知》(财税字[1995]82号):

免税餐费补贴是指在市区、郊区因公工作的个人,上班不能上班或下班返回吃饭,确需外出就餐的餐费,根据实际缺餐次数,并按规定标准发放。一些单位以餐补名义发放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并入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上一篇:千百惠小编分享:一个降低商标注册风险的小技巧     下一篇:千百惠小编讲下:商标有效使用证据的正确保存方式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