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x

服务热线 :0755-83668828

工商百科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5月1日起实施!权威解

发布时间 : 2022-01-07 06:45:13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5月1日起实施!权威解

近日,为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医保局负责人就《方案》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告诉我们该计划的背景。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降低社会保障率,减轻企业缴费负担。自2015年以来,社保费率已下调或分阶段下调5次,涉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预计现行阶段性费率下调政策将于2015年至今年4月30日到期,将为企业减轻社保缴费负担近5000亿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系列新情况、新情况的出现,企业对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的呼声越来越高,党中央、国务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11月,Xi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根据实际情况,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稳定缴费方式,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大幅减轻。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对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提出了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多次研究部署降低社会保障率的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地可以将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降低到16%。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四部门在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方案》,经3月26日国务院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4月3日,韩正副总理、胡春华副总理出席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工作会议,并对落实工作作出部署,要求把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好事落到实处、办好。

问:计划的总体考虑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方案》的总体思路是统筹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缴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政策,确保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实际负担大幅减轻,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方案》共分八部分,具体包括:一是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可降至16%。二是继续分阶段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将现行阶段性费率降低政策再延长一年至2020年4月30日。三是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政策。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加权的全口径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作为考核职工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指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愿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四是加快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逐步统一养老保险政策,到2020年底实现省级统筹基金统收统支。五是提高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节比例,今年将调节比例提高到3.5%。六是稳步推进社会保障费征收制度改革。原则上,职工保险险种继续按现行征缴制度暂不征收,成熟时移交一个省。征收制度改革过程中,不允许集中缴纳企业历史欠费,不允许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措施。七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在国务院和县级以上政府层面,建立由政府有关负责同志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八是认真组织实施工作。

计划实施后,预计2019年社保缴费负担将减少3000多亿元。

【/s2/】问:《方案》提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可降至16%。这项措施会有什么效果?

答:目前各省(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贡献率不统一,最高为20%,大部分逐步降低到19%,部分在14%左右。单位贡献率普遍较高,有一定下调空;而且地区之间差异大,不同地区企业缴费负担不同,竞争不公平,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长远发展。

根据《方案》,每个省的单位贡献率可以降低到16%。一是单位贡献率最高可降低4个百分点。是一项政策性强、包容性强的长期制度安排,彰显了中央政府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的明确态度和坚定决心。二是各地费率下调后,全国费率差异缩小,有利于平衡企业缴费负担,促进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统一全国费率,促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三是降低费率后,降低了参保缴费门槛,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职工参保积极性,将更多职工纳入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形成企业发展与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的良性循环。

【/s2/】问:不同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余额不同。在一些省份,基金支出超过收入。如何降低养老保险费率?

答:根据《方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高于16%的省份,均可将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降至16%。具体减免比例由各省提出,符合当前省政府保障养老金发放的主体责任。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余额分配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受不同制度抚养比等因素影响,养老基金结余存在地区差异,不同省份面临降低费率的压力不同。一般来说,在抚养比较高的地区,资金余额较为乐观,降低费率的难度较小。但在抚养比较低的地区,基金收支平衡压力较大,费率下调面临一定的现实困难。因此,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央调节比例,帮助这些地区在费率下调后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创造条件,促进企业发展和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良性循环。

问:《规划》如何提出分阶段延长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的期限?

答:2015年3月,国务院决定将失业保险总费率由3%下调至2%;2016年5月,国务院决定分阶段从2%降至1%-1.5%;深圳市宇鑫科技有限公司什么时候注册的?2017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总费率1.5%的省份下调至1%,为期一年。2018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1%利率政策的实施期限延长至2019年4月30日。2015年至2018年,通过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失业保险基金减少收入约3000亿元。目前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储备能力较强,有可能继续实施阶段性降费政策。各地可确保减费政策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并按时足额发放,保障失业保险基金平稳运行。《方案》明确继续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0年4月30日。

我国工伤保险实行行业差别和单位浮动相结合的费率制度。2015年,按照中央适时适度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1号),在统筹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水平的基础上,对原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将原工伤保险费率由三类风险行业细化为八类。为降低单位社保缴费成本,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分阶段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人社部发〔2018〕25号),规定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逐步降低工伤保险费率。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成本,国务院决定将工伤保险阶段性减免政策实施期限延长一年,即从2019年5月1日起,将工伤保险费率阶段性减免期限延长至2020年4月30日。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18至23个月的统筹地区,可按现行费率降低20%,累计结余可支付24个月以上的统筹地区,可按现行费率降低50%。

问:计划还调整了缴费基数政策。与以前的政策相比有什么变化?

答:缴费基数也是影响企业和个人社保缴费负担的重要参数。根据《方案》,缴费基数政策也要进行调整:一是明确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作为检查职工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指标。二是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可以在全口径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60%至300%范围内选择合适的缴费基数。

主要认为全口径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比原政策规定的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更能合理反映参保人员实际平均工资水平,以此来检查个人缴费基数的上下限,工资水平较低的职工缴费基数可以相应降低,从而减轻缴费负担。在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很多员工按照缴费基数下限缴费,企业的缴费负担可以进一步减轻,这样可以受益更多。

例如,假设某地区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6000元,原个人缴费基数下限为3600元,若某职工月工资水平为3000元,则应按缴费基数下限3600元计算缴费金额;计算口径调整后,全口径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则个人缴费基数下限相应降低至3000元,职工可按3000元计算缴费金额。前后对比,月缴费基数减少600元,个人缴费比例为8%,月缴费负担相应减少48元。如果企业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确定单位缴费基数,则企业每月缴费基数相应减少600元,缴费负担可进一步减轻。

对于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政策调整后,不仅调整了平均工资口径,降低了标准,还扩大了选择范围。选择低基数可以进一步减轻缴费负担,收入较高的人也可以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来提高自己的退休养老金水平。例如,根据上面的例子,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月缴费基数可以从6000元更改为3000元的下限,那么月缴费基数将减少3000元,月缴费负担将减少20%,这将相应地减少600元。

【/s2/】问:目前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进展如何?该计划的要求是什么?

答:社会保险基金的集中协调使用是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功能的核心。提高社会保险统筹水平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内在要求。基金统筹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分散风险,增强基金保障能力。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目前,各省(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初步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但各地进展参差不齐。部分省份实现了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大部分省份实施了养老保险基金省级调剂制度,基金统筹互助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此外,部分省份还存在省内养老保险政策不统一等问题,需要逐步统一规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加快省级统筹。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加快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要求。加快推进省级统筹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养老保险国家统筹的基础。为此,《方案》要求各省加快推进省级统筹,逐步统一养老保险政策,到2020年底实现省级统筹基金统一收支,为全国统筹养老保险打下坚实基础。

问: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取得哪些进展?《方案》对今年基金中央调节工作有哪些安排?

答: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是全国养老保险统筹的第一步,将于2018年7月1日建立实施。去年调整比例为3%,半年中央调节基金总规模2400多亿元,东部7省结算资金净额610亿元,惠及中西部22省和老工业基地省份,对平衡地区间养老保险基数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规划,2019年中央资金调节比例将提高至3.5%。预计全年基金调整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受益省份受益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左右。调整力度较2018年将大幅加大,将进一步平衡各省间养老基金负担,为降低社保费率提供有力支撑。

【/s2/】问:《方案》实施后,社会保障费的征收将如何进行?

答:根据《方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其他险种缴费原则上暂按现行征收制度征收,即原由社保征收的继续由社保征收,原由税收征收的继续由税收征收,缴费方式稳定,一个省成熟后转到另一个省。事业单位社会保障费和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费的征收管理责任如期移交税务机关。

【/s2/】问:养老保险费率下调后,是否会影响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

答: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社保缴费负担,同时确实会减少养老基金的收入,增加基金的收支压力。但全国养老基金总体收入超过支出,累计结余不断增加。一般来说,不会造成养老金发放的风险,也不会影响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根据最新年报统计,2018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7万亿元,支出3.2万亿元。2018年末累计资金余额约4.8万亿元,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据测算,减费后,目前收支平衡仍可维持一段时间。在保障缴费的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正在根据国务院部署,组织实施2019年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工作。这是连续第1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今年整体增速为5%,预计将有约1亿企业退休人员受益。

【/s2/】问:降息后,部分地区资金收支矛盾可能更加突出。对策是什么?

答:结构上,大部分省份实施减费政策后,基金收支相对稳定,有较好的支撑能力。有关部门将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部分地区减费后资金收支压力加大的问题。

一是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贴力度。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贴5285亿元,同比增长9.4%,重点投向资金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省份。

二是进一步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力度。2019年调整比例提高至3.5%,未来将逐步提高,将进一步缓解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省份养老金发放压力。

三是压实省政府主体责任。省级政府要强化责任,建立健全省市县资金缺口分担机制,通过盘活现有资金、处置国有资产、财政预算安排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弥补资金缺口。对于有特殊困难的省份,在充分落实省级政府主体责任的基础上,中央政府可以通过适当方式予以帮助。

此外,相关部门将继续推动部分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保基金,积极稳妥开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问: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计划》的实施?

【/s2/】答:为确保参保单位和职工享受到降费红利,确保本计划各项安排有效,打赢天津市、光明区降费攻坚战,将采取以下措施:【/s2/】

一是指导各省制定调整养老保险费率的具体方案,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政策,确保5月1日费率下调政策如期实施,坚决兑现对企业和社会的承诺。

二是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及时跟踪地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指导地方政府切实、细致、细致地落实《规划》的各项措施,让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感受到明显的减费,不断增强参保单位和职工的政策获得感。

三是开展政策总结评估,及时全面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查找差距,努力实现政策实施的最佳效果。

四是加强监测预警,坚决守住民生底线。《方案》实施后对基金运行情况的跟踪跟踪,既要减轻企业的缴费负担,又要保证员工社保待遇不变,养老金合理增加,按时足额发放,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和员工都受益。



上一篇:千百惠小编整理:广告传媒公司注册流程     下一篇:千百惠小编聊聊:一个公司注册资金到底多少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