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x

服务热线 :0755-83668828

工商百科

身份信息被冒用注册公司应当如何维权(已解决)

发布时间 : 2022-01-16 08:09:57

身份信息被冒用注册公司应当如何维权(已解决)

最近,有人给千百惠·边肖留了言。他说自己很苦恼,因为自己的身份信息被一些非法机构注册,自己成为了公司的股东和法人。千百惠郑重提醒,如果他的身份信息被冒名注册为公司,会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虚假注册为公司,请尽快联系相关部门维权。如果有以上情况,不要慌。千百惠·边肖告诉你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为你的维权提供法律依据。解决注册公司冒用身份信息的问题。

  一、取得相关证据先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侵权人的行为造成被冒用人经济损失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侵权人就可能涉嫌犯罪,可以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侦查。主要法律依据:

适用刑法第一条: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在履行职责或者向他人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个人信息;窃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适用刑法第二条: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在深圳市盐田区登记的个体经营户、注册公司可以使用的证件,依法证明其身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适用刑法第三条: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条的规定,伪造、变造、盗用他人的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用于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适用刑法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情节严重的包括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50条以上行踪信息、通讯内容、信用信息、财产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讯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500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前两款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等。

  二、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工商部门撤销行政许可,吊销该公司的登记。主要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以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提交虚假材料或者以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公司登记或者营业执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以伪造文件的方式骗取营业执照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三、以工商部门给予公司登记的行政行为违法,损害被侵权人合法权益,对工商部门提浦东新区,大鹏起行政诉讼,要求工商部门撤销公司登记行政许可。主要法律依据:

适用行政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适用行政法第二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判决,并可以责令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权限的;

(五)滥用职权;

(6)明显不合适。

  四、向法庭以实际侵权人即(投资人、注册代理机构、被注册的公司)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主要法律依据:

适用民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按照规定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公民的姓名权受法律保护。公民有姓名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适用民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消除障碍;消除危险;归还财产;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修理、返工和更换;损失赔偿;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道歉。上述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适用《侵权责任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的,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适用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权行为;

(2)消除障碍;

(3)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损失赔偿;

(7)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上述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文章关键词:注册公司

上一篇:奶茶妹妹全类商标注册 经驳回复审终成功     下一篇:在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注册登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