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百科
离任审计报告关键问题介绍。
发布时间 : 2021-10-14 10:30:06
如今,在离职审计后,审计人员往往会出具正式的离职审计报告。以下文章将介绍离任审计报告的关键问题。
一、离任审计报告的定义。
离任审计报告是全面总结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过程和结果的文件,起着公证被审计单位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作用。
二.离任审计报告的内容。
一般来说,离任审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1.引言。包括:(1)地址。主要交付机构的名称。(2)审计依据。例如文件编号。(3)审核时间和审核对象。
2.被审计单位概述。主要向委托人报告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资产、人员结构、内部组织设置以及被审计单位的聘任时间。
3.审计结果。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职能和性质不同,审计结果也不同。其中,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审计结果包括:(1)预算内外的财务活动;(2)审计中发现的问题;(3)评价。企业单位的审计结果包括:(1)资产、负债、损益的核实情况;(2)相关经济指标的完成或实现情况;(3)审计中发现的问题;(4)评价。
4.有待解释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涉及审计的事项;(二)审计中因人力、财力、时间等原因无法调查核实的事项;(三)被审计单位或者单位未积极配合处理相关问题且未核实的事项;(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三.提交离任审计报告。
通常,审计师在完成离任审计后,应向客户提交离任审计报告。委托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向有关部门提交离任审计报告和离任法定代表人对离任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然后,根据被审计的离任审计报告,由相关部门做出审计决定,并提交相关部门实施。离任法定代表人对审计决定、处理意见、处罚意见不服,要求复议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复议。
以上是对离任审计报告中关键问题的介绍。目前,离任审计报告作为解除离任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证明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参考,对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增加经济效益、进行经营决策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因此,责任人必须对本报告的发布给予足够的重视,确保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上一篇:广州审计公司:会计报表审计收费标准说明。 下一篇:开展企业固定资产审计,必须把握好这些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