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x

服务热线 :0755-83668828

工商百科

千百惠小编通过案例解释:经营中应当如何处理增值税与

发布时间 : 2022-01-10 06:46:27

千百惠小编通过案例解释:经营中应当如何处理增值税与

说到会计处理上的差异,我们大多数财务人员都会马上想到税务差异。但在实践中,除了税收差异,还有税收差异,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税收风险。税收差异是指各税种的具体业务因各自的立法目的而在计税依据和规则上的差异。下面千百惠·边肖通过一个案例来解释:如何处理企业经营中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区别。

  经营性租赁业务的处理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厂房租赁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租赁甲公司厂房,租期为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乙公司一次性支付年租金,甲公司收到租金后开具全额发票。那么,在这项业务中,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确认时间是否一致?

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 mdash》;& mdash租赁(财经〔2006〕3号)第二十六条:经营性租赁租金,出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内各期按照直线法确认为当期损益;其他方法如果比较系统合理,也可以用。在这个例子中,租金收入应该分配到每个月,当一次收到年度租金时,应该处理提前收到的账目。

增值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91号)第十九条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 (一)应税销售行为发生之日,即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销售款主张证据之日;如果先开具发票,则为发票开具日。(2)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之日。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在纳税人的增值税义务发生之日。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附件1第四十五条第(二)项:纳税人以预缴方式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的,其纳税义务发生在收到预缴款之日。本例中,A公司已收到货款并开具发票,增值税义务为开具发票当日。

企业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九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分配给青岛、南海为原则,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是否收到款项,均视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该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视为当期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一、关于租金收入的确认:根据《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租金收入,应当由注册公司按照交易合同或者协议约定的承租人应当支付租金的日期予以确认。其中,交易合同或协议约定租赁期限跨年,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据《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收入与费用比例原则,出租人可在租赁期内分期将上述确认收入平均计入相关年度收入。在本例中,合同签订时租赁期限为一年。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所得税的收入确认应按月分摊。

该对照表的政策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 mdash》;& mdash收入》(财政部〔2006〕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

  资产损失的处理

某企业因储存不当损失原材料20万,保险公司赔付10万。这项业务应该如何征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91号)第十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扣除:& hellip& hellip(二)购进货物的非正常损失,以及相关的劳务和运输服务;& hellip& hellip;《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5号)第二十四条:《条例》第十条第(二)项所称异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导致的被盗、灭失、霉变、变质等造成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九。企业被盗的固定资产或存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以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或存货成本减去责任人保险赔偿和赔偿后的余额,作为被盗的固定资产或存货损失扣除。10.企业因存货不足、毁损、报废、被盗等原因不能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扣除的进项税额,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与存货损失一并扣除。

因此,应对此业务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10万元

营业费用13.2万元。

贷款:原材料2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2000元

从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处理可以看出,增值税是按进项全额转出,而企业所得税是按差额加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确认存货损失,在企业所得税前抵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号。2011年第25届)



上一篇:千百惠小编解答:营业执照丢失该怎么注销公司     下一篇:千百惠小编详谈:签股权转让协议应注意哪些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