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百科
公司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发布时间 : 2021-10-11 11:24:25
公司发生的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营业利润应缴纳的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处理应该怎么做?
所得税怎么核算?
所得税费用可以按以下方式核算:
借:所得税费用。
贷方: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涉及递延所得税:
累积时。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方: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付款时。
借款: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款:银行存款。
递延所得税是指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总额存在时间差异时,为调整会计差异,可以从账面利润总额中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所得税记为应纳所得税,两者之间的差额称为递延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方法。
在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即: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一、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应缴纳给税务机关的所得税金额,即应纳所得税额,应根据适用的税收法律法规计算确定。
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所得税税率。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纳税调整减少。
二.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入)是指会计期末根据会计准则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相对于原确认金额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金额,但不包括所有者权益中包含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的所得税影响。
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上一篇:企业投资房地产设立子公司,房产税如何计算? 下一篇:如何应对所得税迟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