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百科
“放管服”成效显著 优化营商环境要再接再厉
发布时间 : 2022-01-07 06:34:21
【/s2/】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潘鹤林认为,过去几年,我国政府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也是政府2019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化简政放权、强化监管、完善服务改革,营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s2/]
李克强总理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中国有上亿的市场主体,而且还在增加。保持和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动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加强监管和改善服务,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努力营造发展软环境。
自2016年国务院召开全国简政放权与管办结合推进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以来,简政放权、管办结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取得显著成就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相对落后的营商环境与之不相匹配,甚至一度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企业创业难、融资难、退出难等问题,是很多潜在创业者望而却步、很多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不是因为企业家能力不足。因此,不断推进简政放权改革,加强监管,改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重要作用。根据经济学中著名的帕累托最优概念,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可以使所有资源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然而,在现实中,完全的市场竞争很难实现。其中,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以及企业进入市场时面临的高门槛等非市场因素是阻碍市场竞争的关键原因。
对于市场主体来说,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应该是服务企业和公众,为企业提供便利。效率和公平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只有通过精简机构、下放权力、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职能,提高市场效率,实现市场公平。
随着近年来不断推进的简政放权、加强监管和改善服务的改革,深圳公司如何变更注册资本,中国国有企业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排名的提高有力地证明了精简行政、下放权力、加强监管和改善服务改革的效果。在2018年10月底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全球190多个经济体中,中国的排名从上一年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这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中国首次跻身世界50强。时隔10年,中国再次进入大鹏全球最大的营商环境改善经济体梅州市。
我国国企营商环境排名改善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各种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便利,比如缩短企业开办时间、简化手续等。在营商环境大幅改善、整体形势好于以往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不断积蓄能量。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环境还存在一定差距,包括推进多元化处理方式、建立各部门数据共享、完善收费机制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空。这些内容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也多次被提及。
一方面,在新的愿景下,结合数字技术的力量,推动政府改革和精简行政、下放权力、加强监管和改善服务,是改善营商环境的思路之一。加强网上业务流程是政府进行企业管理时可以大大改进的一个环节。在网络技术的覆盖下,各个部门可以共享数据,更多的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办理各种手续,标准化的流程、智能化的审批以及随时随地办理的特点,将为企业大大节省时间,从而集中精力进行企业管理和产品服务推广。
另一方面,高额的税费使企业的经营成本急剧增加,从资金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对于不合理的部分,应当取消,对于合理的部分,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收取,实现收费透明,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缴纳和纳税负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制造业减税和降低企业社保缴费率的措施,可谓精准施策。
过去几年,我国政府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也是政府2019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化简政放权、强化监管、完善服务改革,营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潘鹤林)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全文 下一篇:千百惠小编提醒:新注册公司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