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x

服务热线 :0755-83668828

工商百科

解读!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出台《代理记账行业协会管理

发布时间 : 2022-01-11 06:47:49

解读!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出台《代理记账行业协会管理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出台《代理记账行业协会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为适应简政放权、加强监管、完善服务改革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促进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健康有序发展,有效规范代理记账行业协会行为,财政部近日印发《代理记账行业协会管理办法》(财行〔2018〕3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管理办法》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制定出台《管理办法》的背景和必要性。

答:(1)《管理办法》的制定和颁布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政府后续监管的客观需要。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战略部署以来,代理记账业务审批经历了前置审批&前置审批;& mdash批准后& mdash& mdash在宽严相济的发展阶段,《代理记账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0号)明确和规范了事后审批模式下代理记账的审批流程和管理要求。今年6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和改善服务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以创新监管管理公平秩序。在权力下放的同时,事后监督的手段必须硬化。不断提高监管效率,让注册地深圳公司的恒信代理价格市场能够活得不乱。完善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为确保自由化后的代理记账机构及时纳入监管视野,需要建立与自由化和严格管理相适应的后续监管机制。因此,对于自发成立的行业协会,在民政部门作为登记机关适当放宽行业协会前置审批管理的同时,财政部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也应相应加强对行业协会的事后监管,这是落实国家精简行政、下放权力、加强监管、完善服务改革要求的应有之义。

(二)《管理办法》的制定和颁布符合行业协会综合监管模式的客观需要。《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16〕46号)和民政部相关文件提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将社会组织纳入行业管理,对相应领域的社会组织提供政策和业务指导,履行监督职责。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印发的《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办法》(NDRC〔2016〕2657号)明确了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的指导思想,即构建政府综合监管、行业协会商会自治的新型治理模式。各行业管理部门要根据职能对协会商会给予政策和业务指导,履行相关监管职责。因此,在行业协会综合监管模式下,财务部门作为簿记协会的行业管理部门,其行业监管职责不能缺位。同时,《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代理记账行业组织应当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为进一步强化财政部门对代理记账行业的监管责任,明确综合监管过程中代理记账行业管理涉及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有必要通过制定和发布相应制度,明确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政府行业管理与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之间、行业协会与会员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制定《管理办法》是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代理记账行业发展迅速,我国新设立的代理记账机构数量翻了一番,但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个人会计、无证会计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加剧了代理记账行业的恶性竞争,损害了代理记账行业的整体形象,影响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代理记账行业进入门槛低,缺乏相应的退出机制和行政处罚手段,增加了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难度;等一下。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直接监管,建立政府部门间的综合监管机制,切实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管理,通过鼓励代理记账机构依法自发成立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和自助服务功能,推动行业执业规范化建设,规范代理记账机构操作流程,提高行业风险防范能力,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因此,有必要制定和颁布相关制度,赋予行业协会相关职责和职能。

(四)制定和颁布《管理办法》是加强代理记账行业协会管理的客观需要。受精简机构、下放权力、加强监管、改善服务等改革红利的激励,一些地区先行先试,一些簿记机构自发联合成立省市簿记行业协会。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的官网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地方民政部门注册的法律代理记账行业协会数量已达60余家。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客观上存在行业协会设立程序不规范、归口管理部门不明确、监管支持和引导不足、区域管理差异较大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基层财政部门难以有效发挥对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新业态下行业协会的独特优势和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在2018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和细化代理记账行业协会的职责和职能,确保代理记账行业协会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问:请介绍《管理办法》的起草过程。

答:《管理办法》的制定采用委托研究的方法。自2017年初开始,前期研究工作已经启动。经过一年的研究,形成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确保《管理办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财政部会计司专程赴上海调研,听取了部分省市财政部门、簿记行业协会、簿记机构的意见和建议。今年5月,财政部公开征求公众对《管理办法》的意见,共收到各方面修改意见73条,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研究吸收。最近,财政部再次对《管理办法》进行了审查和修订。2018年11月13日,《管理办法》正式发布,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问:请介绍《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答:《管理办法》共5章34条,分为总则、自律管理与自助、财务管理、指导监督、附则。

其中,第一章包含9条总则,规定了行业协会的立法依据、适用范围、职责和职能以及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的一般要求,明确了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部门。

第二章自律管理与自助服务共六条,明确了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的主要内容、制定执业规范和标准的基本要求、激励和惩戒机制的建立以及自助服务的具体规定。

第三章《财务管理》共4篇,对行业协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会费收取、资产管理、审计财务会计报告等提出要求。

第四章包含14条指导和监督条款。根据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明确了行业监管的主要内容、行业协会备案管理和信息披露的要求、监督检查的范围,以及对违反章程、未按要求备案、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业协会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公开披露等处罚措施。

第五章有一条补充规定,明确了《管理办法》的实施时间。

《管理办法》重点规范了以下三种关系:一是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地方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部门,按照职能为行业协会提供业务和政策指导,履行相关监管职责,引导行业协会健康发展。二是潍坊市、大鹏区协会政府行业管理与自律管理的关系。《管理办法》在明确政府行业管理与协会职能界限的基础上,即政府行业管理是建立健全工作联系机制,加强备案管理,监督指导行业协会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开展活动,规范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和服务行为;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即制定执业规范和标准,开展廉洁自律,督促指导会员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实行奖惩,真正成为规范治理、反映诉求、自律行为的社会组织。着力改变当前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推进共治共治,形成合力,推动形成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良性互动的行业监管新模式。三是行业协会与会员的关系,即行业协会以服务会员为宗旨,监督会员的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会员的章程和行业规范对会员进行奖惩。

  问:财政部对贯彻落实《管理办法》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做好政策宣传,抓紧制定完善配套措施。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管理办法》的宣传工作,支持辖区行业协会有效发挥法定职责和职能;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完善配套监管措施或办法,加强对所辖地区代理记账行业协会的监督指导,切实履行相应监管职责,引导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健康发展。

二是地方簿记行业协会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各地簿记行业协会要加强《管理办法》的落实,组织协会会员加强对《管理办法》的学习和了解,按照《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做好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和自我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维权、信用评价、信息披露、纠纷解决、失信惩戒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按时履行向行业管理部门报告的义务,并加强与行业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

三是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依法成立的代理记账行业协会的日常监管,注重与民政、税务、审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沟通协调,积极运用信息公开、信息共享、信用约束等手段,强化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健全专业化、协同化、社会化的行业监督管理机制。要加强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备案工作,通过全国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系统及时掌握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基本信息,依法依规进行公告,加强对行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和数据分析,促进代理记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文章关键词:代理记账

上一篇:千百惠小编细讲:为什么商标要一标多类注册     下一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征求意见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