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x

服务热线 :0755-83668828

工商百科

「个人如何避税」 个人所得税有什么可行的避税方法?-百度知道

发布时间 : 2021-04-08 17:19:39

【/s2/】如何避税:个人所得税有哪些可行的避税方式?-百度知道

展开全部 合理避税是合法的,通过合理避税可以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以下介绍几种可行、合法的避税方法。 1、 差旅费补贴(差旅费津贴200元、误餐补助200元。超过部分并计“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因出差产生的费用,不计税,标准根据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 2、 职工离职有个税法优惠,员工领取的离职补偿金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免个所税; 3、 通讯费:单位因工作需要为个人负担的办公通讯费用,采取全额或限额实报实销的,暂按每人每月不超过300元标准,凭合法凭证,不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单位为个人负担办公通讯费用以补贴及其他形式发放的,应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4、 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 报销形式可以不计税,随工资发要交税 5、 发票冲抵 (为不实开支不建议) 6、 大笔收入分次拿 7、提高福利降工资 8、劳务报酬工资化 9、高工资那个月分部分到后面的低收入月份 10、提高三险一金的额度 如果你的收入高不等钱用,完全可以将社保、公积金等标准提高到最高限度,当然公司所缴额度也相应提高了,这个可以和公司协商。 社保交多了以后退休工资自然会高,住房公税金个人和公司都计到个人帐户,各地还有取现机制,所以提高住房公积金是较好的避税办法。 拓展资料: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英国是开征个人所得税最早的国家,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到了1874年才成为英国一个固定的税种。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 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收起回答

个人如何避税:个人如何避税-百度知道

展开全部 目前常见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将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额从下; (2)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 (3)可采取推迟或提前的方法,将各月工资收入大致拉平; (4)纳税人通过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其中: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方法主要有: (1)企业提供住所,是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 (2)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公司的理财险; (4)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 (5)多向税务部门争取福利金比例,多走福利; (6)以实物形式发放; (7)多缴公积金(但是同样企业也面临多缴) (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 如: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企业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 ②企业提供和安排免费医疗福利; 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 ④企业提供交通工具; ⑤企业为职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职工子女等。... 收起回答

个人如何避税:个人所得税如何避税

1、投资并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你所说的避税是什么意思呢?2、公司注册资金低于实际投资的时候,可以到工商部门办理增资手续,并不复杂,就可以将多余的投资合法入帐,计入企业的实收资本科目,这样处理既合法又安全,建议你好好考虑。

其他回答:720万元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可能不相等。超出部分为货币性投资,应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非货币性投资,应借记固定资产(或原材料等)。),记入资本公积,也记入其他应付款。

其他回答: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几种: (1)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的范围内; (2)提高员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h/】( 3)月工资收入可以通过延迟或提前大致持平; (4)纳税人尽可能长时间分期领取劳动报酬。【/h/】其中,提高员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主要方法有:【/h/】( 1)企业提供住宿,是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有效途径; (2)企业提供假日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公司的金融保险;【/h/】( 4)部分计入工资表,其余凭发票报销;【/h/】( 5)从税务机关获得更多利益,获取更多利益; (6)以实物分发;【/h/】(7)公积金多交(但企业也面临多交)【/h/】(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比如: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者企业直接支付寄宿管理费;②企业提供并安排免费医疗福利;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4)企业提供运输工具;⑤企业为员工子女设立教育基金,为员工子女提供奖学金等。

其他回答:个人工资所得税筹划技能工资薪金收入是指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等与就业或就业有关的收入。它要按照九级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越高,要交的税就越多。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如何有效地规划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自然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具体技巧有很多。在此,笔者披露几个常用技巧:一是为了增加公益支出,间接增加员工收入,可以采用非货币支付方式增加员工公益支出,如免费为员工提供宿舍(公寓);提供免费交通设施;为员工提供免费餐饮;等等。企业为员工支付这些费用,可以作为费用减少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在个人实际工资水平没有降低的情况下,减少了个人应该承担的税收,可谓一举两得。二、工资分成办法具体行业(指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的工资薪金可按年计算,按月预缴。因此,这些行业的纳税人可以利用这一政策来合理化自己的税负。其他行业的纳税人遇到月薪大幅度变动时,可以借鉴这个政策。三、实行“双薪制”的个人取得的“双薪”,根据国税函〔2002〕629号文件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单位实行“双薪制”(根据国家规定,单位为其职工支付一个月以上的工资)后,个人取得的“双薪制”应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和工资收入用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全额按照适用税率计算纳税。但纳税人“双薪”当月工资收入不足800元的,以“双薪”收入加上当月工资及工资收入减去800元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比如2003年12月,广东新达利公司税务总监领工资5000元。因为当年在税务管理和税务筹划方面的巨大成就,公司计划当月给他发年终奖2.5万元。公司为了合法节税,把年终奖中的5000元作为“双薪”,剩下的20000元作为奖金。(1)税收筹划前,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800)*15%-125=505元;2 .年终奖励应纳个人所得税=25000*25%-1375=4875(元);应纳个人所得税总额=505+4875=5380元。(2)税收筹划后,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800)*15%-125=505元;②“双薪”应付个人所得税=5000*15%-125=625元;③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20%-375=3625(人民币);应纳个人所得税总额=505+625+3625=4755元。与上述两种方案相比,后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比前者少625元(5380-4755)。四.平衡奖金分配法奖金属于工资范畴,扣缴义务人应按适用于工资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但是,企业是按月发放奖金,还是按季度、半年度、年度发放奖金,在《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中有所不同。根据国税发〔1996〕206号文件规定,按月发放奖金的,奖金应与当月工资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奖金是几个月内发的,按照税法规定,平均每个月不能和工资一起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一个月的工资要分开缴纳。对在中国无住所的个人,其每月领取的奖金也按适用税率全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再按居住天数计算;无住所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担任境外企业职务,同时担任外国企业机构职务,但未实际或经常在中国境内履行机构职责的,其一次性获得的月奖金属于不在中国境内的月奖金,根据劳务发生地原则,不得作为来自中国的奖金收入计算纳税。可以看出,如果一次性支付奖金收入,由于金额相对较大,将适用较高的税率。这时候如果采用分配规划的方法,可以节省很多税收。在具体操作上,企业可以细化奖金,每月发一部分奖金,留一部分奖金用于季度考核,最后留一部分奖金用于年终“拉大差距”。这样,总体来说,税收负担就会减轻。比如梁应聘了北京志东公司的工作,一直取得不错的效益。他的月薪是2000元,2003年12月,公司给了他3.6万元的年终奖。(1)无税收筹划:①年薪应付个人所得税=[(2000-800)*10%-25]*12=1140元;2 .年终奖励应纳个人所得税=36000*25%-1375=7625(元);以上应付个人所得税合计8765元(1140+7625)。(2)如果进行税务筹划,年终奖改为按月预缴,每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3000-800)* 15%-125]* 12 = 6060元。与两种方案相比,后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少于前者2705元(8765-6060元)。五、实行年薪制的办法实行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税,按月预缴计征。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年基本收入和受益收入÷12-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快速扣除额]*12。上述公式表明,年薪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实际上是对个体经营者12个月的年均总收入进行计算,可以有效避免因累进税率过高而带来的高额税负。参考:中国税务网

其他回答:“”720万换成贷款或者放入固定资产是可行的。" 借款:固定资产 借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 这两者可以同时存在,而不是你的"或"[h/]

个人如何避税:个人如何合理避税?个人有哪些合理避税的方法

个税筹划问题,这里税点点讲解几个常用的方法,仅供参考: 1. 根据工资支付方式合理避税:目前的个税法并未对个人非货币性福利收入有具体的管理办法,因此可以通过减少名义收入的方式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进而达到能够接受的税率范围。 2. 根据五险一金扣除标准合理避税:适当提高五险一金的缴纳标准,或者提高其他免税项目可以在工资总额税前进行扣除。拿公积金举例,每个月的住房公积金提高后,实际收入并未受影响(公积金可以取出来),然后又有比较明显的节税效果。 3. 根据优惠政策进行合理避税:当税率较难改变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应纳税所得额。比如大家可以和公司达成协议,一部分工资薪金通过福利形式发放出来,不以现金形式,因此不会被视为收入,也就没有税收。单位可以增加福利项目,比如免费交通、免费餐点,这样不给员工加薪也能减轻员工的税务负担,变相增加了员工收入。 4.个税当中,年终奖的税务筹划:年终奖是要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所得计算纳税的,也就是要把年终奖除以12个月,其商数去对照相应的税率档进行纳税。很多单位不注意,导致员工工资和年终奖比例失调,某一方过高,从而提高了全年的综合个税税率。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税收临界点。对照税率表,我们发现假如年终奖是54000元,需要缴纳5295元,假如年终奖多了1元,则需要缴纳10245元,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以上就是回答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收起回答

税法的其他回答:空已钻。合理避税,必须精通税法,有一定年限以上的会计经验。 通常会减少收入,增加支出。 1。部分残疾员工可招聘,可免征营业税;2.企业可以增加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计入管理成本,从而减少当年利润,减少缴纳所得税。企业可以尽可能缩短折旧年限,使折旧额增加,利润减少,所得税缴纳减少。此外,使用的折旧方法不同,计提的折旧金额差异很大,最终会影响所得税金额。

其他回答:企业合理避税一直是每个会计都要面对的问题。没有一个老板愿意多缴税,但是要交税。所以,如何合理避税,是每个会计都需要探讨的命题。(一)纳税评估应由税务机关进行,企业应根据税务机关的纳税评估方法自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处理准备。以下是增值税的一个例子。税务机关从四个方面评价增值税。税率:将税率与警告值进行比较。增值税率:使用(工资、利润、折旧税)*增值税率,将得到的结果与企业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进行比较,找出是否少交增值税。投入控制额:企业投入的最大扣除额=(本年销售成本增加,本年存货减少)*主采购税率运费*7%。如果企业扣款大于上述数值,可能暗示投入有问题。投入产出率:将投入的原材料除以材料消耗定额,计算出可生产的成品,计算出企业收入,并与报表进行比较。企业用以上指标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分析原因。(2)押金少的,可以滞纳金。企业申报后应及时缴纳税款,但保证金少的,可申请延期缴纳。什么情况下可以滞纳金?可用的银行存款不足以支付当期工资,或者在支付工资后,不足以支付应纳税款。请注意,可用的银行存款不包括企业不能支付的公积金存款、国家指定的存款和各种特殊存款。当期工资是企业按照工资制度应支付的工资。出现上述情况,企业应及时提出申请,办理延期纳税手续。(3)对无业务的企业进行纳税申报是一项义务,无论企业是否有纳税义务。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税款需要缴纳,比如企业处于筹建期;企业处于免税期;企业处于清算状态;清算尚未结束;企业由于经营不理想,没有税收收入或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不用交税,但都要按时申报纳税。不征税的申报就是所谓的零申报。零声明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手续简单,如不办理,税务机关可每次处以2000元罚款。(4)视为销售,没有混淆。视同销售,即实际上不是销售,要按销售纳税。没有销售的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负。应该算是销售交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负。销售不交税应该算违法,不应该算销售,会交错税。有一家酒店,老板一般安排客人在自己的酒店用餐,内部签招待费。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张账单,一年总共十几万。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要求10万元以上视同销售,缴纳营业税。在营业税法规中,并没有规定在自己的酒店吃饭消费也要视同销售缴纳营业税。企业如果遵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谬误,就会多交错别税。不要乱当销售。(5)看损失是否正常。企业生产过程中有各种损失。投入的原材料一部分流失,一部分形成产品。在增值税中,正常损失的输入可以扣除,异常损失的输入不能扣除,应该转出。因此,对企业来说,正常损耗和异常损耗的正常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家化工厂,由于天气炎热,一部分原材料挥发,造成库存损失。税务管理员认为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属于非正常损失。这也是委屈。炎热的天气还没有达到自然灾害的程度。怎么能说是非正常损失呢?不熟悉税收法规的人要付出代价。(6)各行各业都有专门的税收法规,对特殊情况和行业也有专门规定。如果不了解自己行业的特殊规定,企业也会遭受损失。报纸卖报纸要交增值税,广告费要交营业税。因此,印刷报纸的收入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以扣除,一部分不能扣除。怎么分?税务局答复: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按收入比例划分。差的报纸卖报纸收入少,广告费收入高,收入基本不能扣。其实是有税务规定的:类似情况根据文章内容和报纸广告占用的版面来分享,大部分可以扣除,少部分不能扣除。(7)适用税率是指第二条规定的进项增值税:账面销售额使用13%的税率。只要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售书税率为13%。但是,有一家公司也是卖书的,也是一般纳税人。税务官员要求该公司缴纳17%的税款。税务机关有什么依据?税务局解释:这家公司印刷书籍的进项发票是17%。如果公司套用13%的税率,不交13%,扣17%?税收平衡怎么样?使用税税率只与产品有关,与投入无关。对于税务人员的解释一定要三思,不然会搞混纳税。(8)预收账款也应征税?关于预缴款被税务机关征税的故事我听多了。《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预付款在货物交付前不承担纳税义务。彩水16号也再次强调;除出售房地产外,其他服务业务的预付款不需要先缴纳营业税,确认收入后再缴纳营业税。有些企业因为对方要求开具发票而提前缴税。其实收到预付款后,给对方开具预付款凭证就够了。预付款凭证不是发票,税务机关不监管预付款凭证。(9)这也是生产企业和外资生产企业“两免三减半”的规则。大家都很熟悉:只有生产企业才能享受,服务企业不能。生产企业到底是什么?可能很模糊。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建筑、货物运输、工业信息、精密仪器设备维修、城市污水处理等行业都是生产型企业。众所周知,营业税是为建筑和货物运输缴纳的,但它属于所得税法规...

其他回答:合理避税取决于金额。如果年纳税额超过50万,建议利用减税合理避税。

其他回答:1。将工资转化为红利 对于很多高收入人群来说,如果按照工资、薪金来计算税收,往往采用45%的税率。但如果通过合理规划以分红的形式发放工资,税率只有20%,显然减轻了很多税收负担。 二、通过一个独资企业改变收入模式 很多人认为20%的税率还是很高的。如果你想降低,那么注册个人独资企业是个人合理避税非常推荐的方法。【/h/】通过独立企业,将高收入人群的工资转化为独立企业获得的服务收入。个体企业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只需缴纳增值税、相关附加税和个税。个人在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园区注册并申请审批的,年收入36-500万元的个体企业税率仅需0.96%-6.54%。【/h/】此外,个税属于国家和地方共享税,具体由地方税务机关征收。很多园区为了吸引投资,会给入驻企业一定的退税,高收入人群可以通过这些政策进行合理的税收规划。我希望我能帮助你。如果您觉得太麻烦或想了解更多,请随时咨询我们

【/s2/】个人如何避税:上海高收入阶层如何合理避税?

除了企业,个人还可以利用税收筹划减轻税收负担,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就业安置优惠政策等。特别建议请教专业人士,不要贸然处理。

个人如何避税:逃税很低,避税很洋



大多数公司里都有几个高收入员工,如果王经理的含税工资是20000元,那么扣除五险一金以及所得税以后的实际收入为:14319元,而公司实际为他承担的工资总额为:27453元。

有一个事实很多员工不了解,公司和员工签订了含税20000元/月的工资,但是实际上公司承担的薪资成本是27453元。


为了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在一些私营企业里,很多老板会同意员工自己搞点发票来报销,这样可以在应发工资上少做一点工资,比如,每个月的工资单上做个5000元,剩下的15000元就让员工每个月都去找些发票来报销,这是常见的一种避税手段。

如果王经理的公司如此操作,那么他个人可以规避税/费:4787元,公司可以规避税/费:5543元。

这种避税的方法很简单,刚开始员工也乐意配合这么干,毕竟自己可以多拿一点,不过时间长了以后就成了负担,这一个月接着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王经理到哪儿去搞这么多发票呢?一年下来要收集18万发票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而且长远来看,这种做法降低了社保公积金的原有福利,退休以后收入偏低也不划算啊!

另外,如果公司按照5000元/月支付工资,一旦被老板解雇的时候,王经理获赔也少很多很多。

辉叔解读几个避税方案,老板和人力资源经理可以借鉴一下,这些个方法不是人人适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十年前就辅导高收入白领干过这些事儿。

购车避税方案
例如,王经理想要买私家车,要花费36万,公司可以替王经理出头,联系一家融资租赁公司,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每月支付10000元给融资租赁公司,分36个月付清,公司帮王经理用税前工资收入来支付这一款项,等租赁合同期满,这辆车的产权就合法过户给王经理名下。

具体过户的财务处理和操作细节,本文不做详述,免得惹祸上身。总之,在这个过程当中,公司和个人都有受益

避税前公司实际应支出:27453元,公司可以通过融资租赁的交易行为获得20万的增值税发票,可以一次性抵扣税款29059元,而唆使员工去搞发票报销只能帮公司节省开支:5543元。

员工当然也受益啦,不用一次性从家里拿出36万元购车款,也不用每个月到处去搞发票,减少了个税及各项扣费2145元/月,租赁公司也赚到钱。三家共赢!




独资公司避税方案
王经理自己注册一间个人独资公司,公司把应该发给他的工资,变成履约金支付给王经理自己注册的公司

多亏国家号召万众创业,现在注册公司已经是件很简单的事了,不需要注册资金,不需要厂房,你只要花个五百块钱就有代办公司帮你搞定一个新公司。

此法适用于收入较高的员工,主要是企业的高管。如果你向你的领导提出这个建议帮他省钱,他说不定会乐得亲你一口。

王经理注册独资公司以后,可以用退休亲戚的身份证办理几个员工入职备案,每个月在公司里给他们列支工资并转入自己的账户,也可以把家里的各项费用都开发票来冲抵经营成本。怎么算,都比公司代扣各种税费68172元/年要节省很多。

离职避税方案
职工离职有个税法优惠规定:员工领取的离职补偿金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免交个人所得税。

不少制造型企业,人员进进出出流动量大,绝大多数员工离职的时候都没有领取离职补偿金,地税部门公布的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为78048元,发年终奖时,企业可以把在职员工的奖金挂在离职员工名下,这样每个离职员工可以为企业消化234144元年终奖,全额税前扣除。

有些企业更加注重为高层服务。辉叔认识的一家大公司就真金白银的钻空子,每年都有高层办理离职、然后去关联公司复职,把奖金装进离职补偿金中,薅下税务局大量羊毛。

结语
规避个税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比如:公积金,商业保险,校企办班,小额申领劳务发票,退休人员虚拟入职等等,篇幅有限,不细说了,免得查水表。

其实,这些事儿都应该是公司人事经理操心的。

如果一个人事经理,眼睛只盯着自己的专业模块,整天忙着招聘和解雇员工,并不能在企业里创造最大的价值,人事部经理如果能够掌握必要的财务和法律知识,就能够创新性的为公司定制个性化避税方案,而一旦拥有了跨领域的技能以后,人力资源这个岗位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企业、为人才员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s2/】个人如何避税:至于公司避税,需要带个人工资卡。个税一定要个人承担吗?[/s2/]

我举个例子,比如你的年终奖税前4000,你的领导税前10万。其中,这里的避税主要是个人所得税,与公司纳税关系不大。本来你最多要交3%的税,大概120%。比如你的领导需要交20%的税,大概2万左右;现在从你这里走一走,比如加4.8万给你,那么你只需要交4.8万* 10% * 2 = 9600元的税,比之前少了1万多。对你的领导来说是划算的。当然,你要注意你有很多钱的事实。其次,你和领导的关系怎么样?



上一篇:「个人所得税避税」 怎样合理避税?(特指个人所得税)     下一篇:「个人避税方法」 个人所得税避税方法求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