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百科
千百惠小编整理:“证照分离”改革核心内容
发布时间 : 2022-01-12 06:26:22
《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决定,自2018年11月10日起,对首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以直接取消审批、改审批为备案、落实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四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一、《通知》出台背景是什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是东坑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释放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营商环境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重要城市举措。2015年底,市场监管总局在上海浦东最早试点、各地相继推进的基础上,会同中央编办、司法部等部门研究起草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的政策文件。2018年9月2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我国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
二、证照分离改革带来了哪些实惠?一是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第三方测评结果显示,改革后企业对办理证照便利性的满意度达到92%。
二是政府职能转变成效显著。改革后,将降低门槛的便利交给了企业,将事后监管的挑战留给了政府,带来了深圳注册公司年度费用政府部门审批模式的改革、审批流程的优化和监管手段的创新。
三是企业营商环境得到优化。证照分离改革促进了本地就近服务最多一次、网上服务一次等公共服务的创新。改革以来,88%的企业认为营商环境大幅改善。
三、证照分离改革核心内容有哪些?一是在改革方式上,《通知》明确从直接取消审批、改审批为备案、落实通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四个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交易成本。对于小餐馆、小食品杂货、小食品作坊的营业执照,从尽可能方便群众的角度出发,要坚持保证安全卫生的原则,自主决定改革模式。
二是改革事项方面,从上海等地已试点的163个事项中,遴选出全国已启动的首批106个涉企行政审批事项。
三是在改革范围上,要建立长效机制,探索推进中央和地方两级权限的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同步改革,复制推广一批成熟的,逐步推进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减量化,按照证照分离的改革模式,对所有与市场准入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分类管理,做到全覆盖,为企业入市提供便利。
四、改革如何确保不出现监管风险?一是要加强事后监管。构建全国统一的抽查机制和制度标准,全面推进双随机、双公开监管。
二是突出信息收集和共享。明确要求在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上实现部门间市场主体基础信息、相关信用信息、违法信息的归集、共享和业务协同。
三是落实保障措施。各地各部门要制定直接取消审批、改审批为备案、落实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的具体管理办法,并于2018年11月10日前报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同时公开。
五、如何准确把握证照分离改革与多证合一改革的关系?证照分离改革是先证照后证照改革的深化和完善。
证照改革、审批事项分离,突出法律性质、办理环节和管理方式,通过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解决易发证照、难发证照、不准入营等问题。
多证合一改革将非行政审批事项相结合,突出许可证载体、办理环节、企业信息集成相结合,通过逐步取消事项降低企业事务的机构成本。
下一步,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照融合改革,实现市场主体一个个走天下。
上一篇:千百惠小编细说:注册股份有限公司的流程 下一篇:千百惠小编详谈:公司注册到一半不想开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