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x

服务热线 :0755-83668828

工商百科

要摆脱优化营商环境的障碍 我们需要做点什么

发布时间 : 2022-03-08 10:52:04

要摆脱优化营商环境的障碍,就要像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征求意见稿)》那样负起责任来。在众多政策中,“尽职免责”的表述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每天与企业打交道,经常面临政策法规不明确的基层单位来说,这一政策无疑打破了他们主动创新、主动服务的桎梏。

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家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探索依法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改革措施。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过程中,对工作出现失误,未达到预期目标,但未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符合国家确定的改革方向,决策和执行程序符合规定,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或者未损害公共利益的相关单位和个人,依法免予问责”。

近年来,中国围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善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营商环境国际评价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46位。但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我们的国营

营商环境还有一定差距,一些长期困扰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是,国家政策很好,但大部分都不理想,很多政策在基层被弱化和变形。同时,决策层多针对一些普遍性问题,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千差万别。很多时候需要灵活的、更实用的处理方法。由于没有政策依据,加之办事人员害怕承担责任,很多事情往往不敢做,一拖再拖,导致企业经常抱怨“现在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还是难做”。

征求意见稿正是通过法律法规鼓励有关部门人员大胆创新,依法免除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失误,进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为政”更好地发挥作用。此前,上海的“营业员”服务、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北京的“不用跑一次,5天全部办完”,都是相关地区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创新、自发推进的改革。

当然,仅仅一个“豁免”并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要让企业和办事人员放下包袱,必须依靠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法治可以通过立法,将各地区、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成熟经验系统固化,使改革有法可依,便于复制推广。标准化可以规范行政服务,为市场参与者提供规范、透明、高效的政府服务,保证决策和执行过程的合规性,降低出错风险。信息化,依托全国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通过网上查询、核实市场主体信息,完成信息采集,无需重复提交,避免申请人多次跑腿。

当前,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在公司注册、公司变更和公司注销、纳税申报、企业融资服务、人才服务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建设全国统一、多层次互联互通的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推进“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一网



上一篇:长沙注册公司新福利:政府帮你交经营场所租赁费!     下一篇:多措并举优化融资环境助推河南公司注册进入“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