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x

服务热线 :0755-83668828

工商百科

关于加强广告标准化的指导意见文本。

发布时间 : 2021-10-30 10:37:09

近日,为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广告拉动消费、促进交易、促进创新的作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标准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广告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发布了《关于加强广告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是充分认识广告业标准化的意义,充分发挥标准在我国广告业转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标准是指针对实际问题和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可重复使用的规则,以便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顺序。标准化是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领域统一的技术和管理要求,也是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结果。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广告业基本形成了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两大领域,构建了两大媒体领域的主要商业模式和生存基础。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形式,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加快推进广告行业标准化,不仅有助于打通惠州分工渠道,实现广告产业链之间的顺畅衔接,提升广告质量,提升受众体验;也有助于转变中国广告业的传统发展模式,提高广告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率;更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广告领域的话语权,从而实现广告业的全面深入发展。


二、深刻理解广告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内涵,把握广告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关键环节。


广告行业标准化是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和组织实施适用于广告行业的标准,并监督标准实施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做好广告行业标准体系规划。


围绕广告业发展规划目标,加强战略研究和论证。对于需要全国统一的广告行业技术和管理要求,应在政府部门领导下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荐性标准应是主要标准。积极培育和发展集团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结合广告行业的一般知识和实践,研究制定广告术语、分类、标识等基本标准;根据广告服务环节,研究制定广告委托、广告代理、广告发布、广告播出等服务标准;以现有技术装备水平为基础,结合国际标准,研究制定广告制作、广告推送、广告效果评价等技术标准;根据行业自律情况,研究制定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的广告管理标准;围绕广告经营主体信用状况和广告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制定广告经营主体信用标准。


(二)推动广告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加快制定各领域基础标准和关键标准,优先开展关键标准研发。特别是要开展互联网广告研究,制定发布互联网广告标准。认真提出、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和公布广告行业各类标准事项。


(三)组织广告标准的推广实施;


选择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广告活动规范的地区,先行开展广告标准试点工作。建立企业广告标准自行申报公示制度,鼓励企业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向社会公布实施的广告标准。通过先进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全行业学习贯彻标准。鼓励依法开展标准认证认可工作。充分发挥广告标准在国际广告传播中的作用,积极向国外推广我国自主研发的广告标准。


(四)加强对广告标准的监督管理。


制定标准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业应当定期对标准进行审查,并根据科技进步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进行标准的修订和废止。建立标准实施评价体系,动态监测和跟踪标准实施情况,评价结果应作为修订和废止标准的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广告行业标准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企业对采用的标准作虚假公开说明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记入企业信用档案。


三、推进广告业规范化,实现中国广告业大发展的宏伟愿景。


(1)坚持标准实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各地要把制定和实施广告标准作为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广告标准化的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形成一个层次化、实用化的广告标准体系。到2025年,所有标准在广告行业及相关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和有效实施,标准体系全面支撑广告行业有序发展。


(二)坚持监督管理与培育扶持相结合。


一方面,各地要加强对广告标准化政策机制的指导和协调,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标准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另一方面,要完善广告标准实施的促进机制,制定广告标准化配套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广告标准体系建设,建立持续稳定的标准化经费保障机制。


(三)坚持借鉴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


各地要积极支持广告行业组织与国际广告自律组织的沟通,加强对国际标准的跟踪、评估和转化,推动我国广告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创建中国标准品牌,提升中国广告业国际竞争力。


四、加强对广告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共同构建广告行业标准体系。


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的指导和管理下,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治理的广告行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协会推动、企业参与、社会合作的广告行业标准化工作格局。


(一)政府主导。


国家标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单独管理广告行业标准化工作。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建立了广告行业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协调广告行业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标准管理。支持中国广告协会等组织制定团体标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广告行业标准化工作。


(2)协会推广。


社会自律组织要充分发挥自律、服务、协调、管理作用,组织引导广告行业实施规范。中国广告协会等组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制定团体标准。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委托,中国广告协会承担广告标准的起草、组织和实施工作。各级政府和各类自律组织应为广告行业标准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企业参与。


支持企业在执行广告行业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适时将具有普遍性、前瞻性和领导力的企业标准提升为集团标准和行业标准。引导企业提高标准化意识,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实施中的主体作用。


(4)社会合作。


制定标准时,要发挥社会组织、科研机构和消费者的作用,广泛听取意见。增强广告与其他行业在标准领域的互操作性和集成性。鼓励社会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广告行业提供标准化信息咨询、技术指导、宣传培训、人才培养等服务。引导全社会了解、关注、宣传广告标准,形成有利于广告标准化的社会氛围。


点击《关于加强广告行业规范的指导意见》解读。




上一篇:为什么要找商标注册机构?      下一篇:关注企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生态环境部关于环境保护税有关问题的通知。